返回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7章 安史之乱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隆基独揽大权之后,为了显示自己开创盛世的决心,将年号改为了“开元”。

    接下来就是大唐的巅峰阶段,由唐玄宗李隆基缔造的“开元盛世”!

    李隆基也算是政变上位的,他对标的人,就是他的曾爷爷,唐太宗李世民。

    李隆基虽然已经稳住了朝政,巩固了皇权,但是经历过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两次政变的大唐已是满目疮痍。

    大唐元气大伤,吏治混乱,腐败的官场更是急需整顿。

    年轻时期的李隆基,励精图治、勤政节俭、眼光独到,他很清楚,想要开创一个盛世,单靠他这个皇帝是做不到,所以他需要一大批忠诚于他并且有才华的饱学之士担任官员。

    唐玄宗时期出名的大臣不少,其中最有名的贤臣,莫过于开元时期的四位宰相。

    他们分别是姚崇、宋璟、张说和张九龄。

    首先要说的就是姚崇,姚崇在武则天时期就曾经担任过宰相,唐睿宗李旦时期,姚崇也颇受重用。

    只是,太平公主势大,姚崇性格刚正,怎么不肯接受太平公主的招揽,为太平公主效力。

    景云二年,因为太平公主密谋废李隆基太子之位,姚崇等大唐的忠臣们便一直忧心忡忡,生怕再这么下去,李唐王室再一次陷入政变内乱之中。

    于是,为了大唐江山的稳固,姚崇和宋璟等人便联名上书,请求唐睿宗李旦将李成器等皇子以及太平公主都外放出去,不要再让他们接触国家的重要权力。

    这件事惹恼了太平公主,但是此时的李隆基实力还比较薄弱,不能正面与姑姑交锋,姚崇等人便成为了弃子,反而被外放了。

    李隆基甚至都不敢去送一下这几位大唐的忠臣。

    只是唐玄宗自己心中清楚,姚崇等人都是极有才干的人,只要自己将来能够掌权,这几人都是必须要重用的。

    所以,李隆基独揽大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召回这些臣子,李三郎眼光毒辣,鉴于当继续拨乱反正的国家情况,他选中了多谋善断的姚崇来做他的宰相。

    就这样,开元年间的第一任贤相正式走马上任。

    {??李隆基的胆子这么小?}

    {这可是你的四大贤相!!你就这么怂了?}

    {没办法,当时李隆基的势力确实是比不上已经在朝中经营了十几年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手下的人是真的多!}

    {太平公主当时跟上官婉儿是好友,上官婉儿被称作巾帼宰相的一个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官婉儿经常组织一些文试诗会之类的,用来选拔人才!}

    {据说这些诗会什么的,太平公主也是有参与的,所以上官婉儿死了之后,由诗会文会选拔出来的人才就基本上都属于太平公主了!}

    {那姚崇和宋璟这两个人确实是算得上忠臣了!}

    {李隆基虽然当时很怂,但是拿到权力之后,立马就把人找回来做了大官,识人也是一种厉害本事!}

    {这两个人虽然是忠臣,也是贤臣,只可惜人无完人,这俩人也有着自己的小毛病!叹气.jpg}

    秦始皇日常羡慕别人家的英才。

    他的秦朝之前能够算得上有宰相之才的就只有一个李斯,现在还好,有了萧何和吕雉的加入,终于有了更多的劳动力可以压榨!

    “唉!”嬴政暗暗的叹了口气。

    时刻关注着父亲的太子扶苏敏锐的看到了自家老父亲的额叹气,赶紧问道:“陛下,怎么了吗?”

    “唉!人才还是太少了!天幕降临之后,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研究的东西也太多了,若是能够多几个识文断字、能谋善断的人该有多好啊!”始皇摇头.jpg

    扶苏也没办法,他们的时期有点早,读书识字的人都找不出几个,更不用说还有宰相之才了!

    虽然他们在加工加点的造纸,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办法识字。

    “陛下,这是咱们第一次准备的科举考试!”蒙毅眼睛亮晶晶的拿着一堆试卷冲到了秦始皇的面前。

    嬴政眼前一亮,抚掌大笑:“不错!蒙毅!你小子的动作还挺快的!来来来,大家都来看看咱们第一次科举的成果!”

    大臣们都很是高兴,终于有新人来帮他们分担一下政务了!!

    陛下放心,他们用起新人来一定是不会有丝毫手软的!

    王翦随手翻了一下试卷堆,就把兵家的试卷单独拿了几份出来。

    之前就知道这次考试的学子中有兵家的人,那还算是学过一些指挥的,但是其中还有很多考生都是普通百姓,这些百姓真的能够快速学会怎么指挥战斗吗?

    秦始皇嬴政修长白皙的手指在试卷中穿梭时,看到了一份想法很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卷子。

    这位考生很明显不是兵家出身的,不少地方还比较稚嫩,普通百姓竟然能够在行军打仗上有这般天赋,已是难得。

    若是好好调教一下,将来未必不能再出一个

第337章 安史之乱11(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